无障碍 适老版
示范项目/
苏州当代美术馆
发布日期: 2024-10-25 09:41   本文来自于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编辑:

本项目位于金鸡湖右岸整体规划的中区(地标活力),项目用地48821.11㎡,总建筑59491.24㎡,属于文化商业核心,周边业态为高端商业和酒店,与轨交站点综合开发紧密结合,与周边既有商业载体联动,打造功能融合的苏州文商旅新中心。

建设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

设计单位: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中诚智信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集BIM全过程咨询、正向设计、BIM数据集成平台、智慧工地、智能建造等创新技术于一体,贯穿整个设计和施工阶段,提供了全方位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造方式和管理理念。

    设计阶段:创建各单体建筑、场地及周边环境模型,配合主体设计院进行现状空间分析、总体方案策划、指标分析等。

建立BIM3.0模型,通过可视化手段直观的展示建筑的效果,方便业主及设计团队比选方案:如对美术馆造型、 采光进行了独特设计,为实现其功能,BIM辅助对方案到初步设计阶段多个方案进行建模分析,帮助设计师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正向设计: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轻量化模型应用、钢结构深化建模、柱脚BIM三维出图。

工程量统计:BIM模型中的构件信息是可运算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可以自动识别模型中的不同构件。如连廊的钢柱部分,顶部为曲面弧度,底部支点落在地库顶板,顶板升降板高差较大,通过BIM模型能准确计算钢柱工程量。

管线综合优化:项目机电重点区域集中在地下室和走廊等位置,根据BIM深化导则和实施方案,确定机电的排布原则。在机房狭小的空间里,需要考虑里各类设备和管道的布置,通过运用BIM技术进行综合优化,让机房变得整齐美观。

智慧建造平台:建筑业融合应用“互联网+”,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代信息技术,并与BIM技术有效结合, 为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商务、技术、生产三条线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