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称  | 
      
       后乐园  | 
    |||
| 
       地 址  | 
      
       相城区阳澄湖镇凤阳路5号  | 
    |||
| 
       基 
 本 
 情 
 况  | 
      
       目前用途  | 
      |||
|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22000  | 
    |||
| 
       主 
 要 
 标 
 准  | 
      
       基本特征  | 
      
       明显√ 一般□ 不明显□  | 
    ||
| 
       文化传统  | 
      
       融合√ 一般□ 不融合□  | 
    |||
| 
       基本要素  | 
      
       建筑√ 花木√ 叠山√ 理水√ 其他√  | 
    |||
| 
       典范作用  | 
      
       显著√ 一般□ 不明显□  | 
    |||
| 
       当代特色  | 
      
       显著√ 一般□ 不明显□  | 
    |||
| 
       保护状况  | 
      
       好  | 
      
       是否开放  | 
      
       是  | 
    |
| 
       描 
 
 
 述  | 
      
       后乐园以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为园名,在阳澄湖畔建园,总共占地约34亩,由苏州香山帮匠人历时2年建造而成。 后乐园由东花园,西花园,南花园组成,长廊百米,各式漏窗七十多扇,更有两处巨大的山石镂空照壁。“问樵门”、“羡鱼门”、“守拙门”三处与外园相接,别与云香雨片别馆、古船舫茶寮、皇華阁香堂、醉软轩膳房和春秋物语明清家具博物馆为邻。进入园内,共有十八去处,鸿广堂、闻道斋,怀德堂、小飞虹、戏云台、紫东阁水榭、骏逸亭、狮峰山等各景点遥相呼应。并以“归云寄”、“含露”、“洗月”、 “巻庐”、“竹籁”、“嘉顺”等各处回廊、花径,曲折串联。后乐园博取众长,汇聚苏州园林之精髓,叠山理水、建亭筑台、莳花栽木,以渔樵耕读的理念来构建园林,并以师法自然的哲学来创造出另一个 “自然”。 园中,四面厅更是汇古今之文脉,聚南北西东之气象。 作为后乐园文化的辅助设施及补充功能,该园还拥有“春秋物语馆”,展示厅面积近1200平米,展出明清家具及宫廷物品,名人用具、宣炉等珍稀物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