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4年6月12日至7月31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进行了巡察,并于9月25日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抓好巡察整改的使命感责任感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局党组深刻认识到,此次巡察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受的一次全面“政治体检”,帮助找准管党治党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既是监督又是支持、既是严管更是厚爱,对市委巡察反馈意见诚恳接受、照单全收、直面问题、坚决整改。组织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紧扣巡察整改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巡察反馈问题,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进团结、振奋精神的目的。
(二)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局党组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市委关于巡察整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巡察整改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巡察反馈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第一时间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起巡察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认领问题,主动整改问题,亲自部署推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督促抓好分管领域、分管处室和直属单位的整改工作。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进一步量化整改目标、强化整改措施、细化整改时限、实化整改任务。召开局党组会议、局长专题会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审定整改方案,听取整改进展情况,验收整改成果,审议整改报告。各直属单位参照局党组做法成立巡察整改工作机构,打通了巡察整改“最后一公里”。
(三)科学统筹安排,全面真抓实改。局党组按照“项目化、表格化、责任化、时序化”的思路,对照市委巡察反馈意见,制定了落实市委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建立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注重从“面”上挖掘“根”上问题,实施具体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三步走”,制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既除“病灶”、又祛“病根”。坚持把督促检查贯穿整改落实工作全过程,把抓巡察整改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深化改革、融入班子队伍建设、融入日常工作,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四)加强成果运用,提升发展质量。局党组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用好巡察成果,补齐工作“短板”,建立整改落实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严格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落实“五个好”为统领,以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为重点,以开展“强能力、转作风、抓落实”行动为抓手,建强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提升服务管理保障水平,大力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浓厚氛围。
二、紧盯巡察反馈指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逐条逐项真改实改,巡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1.关于“服务阵地建设质量不高”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强督查指导。2024年7月中旬至12月,实地走访交流或视频互动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609家,其中实地走访200家,视频调度409家,纵深推进基层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是典型示范引领。2024年12月,召开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会议,通报互动过程中作用发挥好的服务站和基础薄弱的服务站,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整改时限,并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回头看”。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接待大厅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按照“惠民利民、办事便捷”的要求进行改造,完善暖心贴心、助老适老功能配置,链接社会资源,提供休憩阅读、饮水充电、理发缝补、文体娱乐、互动聊天等便民服务,切实将服务温度有效转化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2.关于“退役军人底数不清”问题的整改。
一是强化上下级数据融合。依托市退役军人事务一体化平台,对上及时获取部(省)建档立卡、优待证申领发放、困难帮扶等业务系统数据,对下实现与县级市(区)局既有平台的数据对接,全面汇总、梳理、比对服务对象底数。
二是强化数据治理工作。聚焦服务对象基础信息,将局系统各业务数据串联起来,以一项项数据治理任务为抓手,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级服务中心(站)厘清人员底数,核准人员基础信息,做到主动发现、举一反三、全面排查。
三是强化数据共享利用。依托市公共数据底座,打破横向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定期从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市场监督局等部门汇聚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更新,确保服务对象基础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关于“困难退役军人帮扶不及时”问题的整改。
一是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大排查、大起底”活动,全面梳理排查困难对象,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地将“四访四送”常态化联系和服务保障工作融合起来,实行“一人一户一台账”,深入了解困难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不断深化“互联网+常态化”“退役军人+网格化”走访新模式,以市退役军人事务平台关爱帮扶系统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升级服务保障能力。
二是帮扶薄弱服务站。2025年2月26日至28日,有针对性地对基层服务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覆盖指导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是制定规章制度。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规范》,制定出台《苏州市困难退役军人即时帮扶办法》。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期间,对31名突发困难的退役军人开展即时帮扶救助工作。
四是深入开展关爱活动。2024年12月,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对466名困难退役军人进行关爱帮扶。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579人。2024年10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情暖老兵·致敬英雄”关爱帮扶援助活动、2024年12月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第七批“双徽闪耀”急难特困对象走访慰问活动、2025年1月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关心关爱退役军人走访公益项目相继开展,苏州共有17名困难退役军人受助。
4.关于“优抚保障不够精准”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强属地指导管理。下发做好优抚数据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优抚数据和资金管理工作,确保数据准确、资金使用规范,切实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
二是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退役军人事务资金发放系统,确保了资金的精准发放和有效监管。通过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智能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优抚资金发放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三是建立严格审核机制。根据相关规定建立优抚资金发放审核机制,对每一笔资金的发放都要求做到有明确依据、有规范流程。对身份资格认定、相关证明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优待金发放对象准确无误。
四是定期政策宣传与解读。定期组织并开展政策宣传和深入解读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介绍优抚政策内容、申请流程、发放标准等,提高政策的知晓程度。
五是开展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对各地政策执行情况、资金分配、经费投入与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查和抽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建议,防范专项资金管理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切实保障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
5.关于“源头治理工作有待加强”问题的整改。
一是抓紧抓实问题整改。深化落实《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初信初访办理工作方案》,高效推动简单事项“接诉即办”、重点强化一般事项“协调交办”,确保初信初访的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双100%,退役军人满意率不低于98%,切实从源头杜绝初信初访变重复访,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二是切实发挥基层服务站前沿前哨作用。通过信息采集、来访登记、日常联系、上门走访等制度,全面摸清掌握退役军人基本情况、就业情况、收入情况、家庭状况、信访诉求情况和动态情况。
6.关于“信访稳定长效机制不够健全”问题的整改。
一是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判会、专题部署会,传达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分析形势,研究具体措施办法,部署相关任务,明确工作责任。
二是开发视频调度接待系统。建设市、县、镇(街道)三级远程指挥体系,主动指导、参与基层信访接待、工作调度、政策解答工作,提升群众工作的广泛性、深入性、及时性。目前21家服务中心(站)正在筹备建设中。
三是深入推进化解。综合运用“联合会商、结对帮扶、法律援助、教育疏导”等措施,发挥综合施策合力。成立会办小组,高位谋划、高位推动,给予帮助就业、扶持创业、结对共建、民政救济、司法救助等多渠道关爱。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参与矛盾化解,通过法律引导、心理疏导以案促解。
7.关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问题的整改。
一是完善分级分类工作体系。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分别建立台账清单,逐一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
二是扎实推进退役军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认真制定攻坚行动方案,压紧压实属地责任。连续三年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8.关于“思政教育谋划不足、实效不佳”问题的整改。
一是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一个意见为统领,明确5项工作内容,创新4类阵地打造,加强4支队伍建设,分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的9个重点项目,系统回答思想政治工作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指导基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退役军人担当奉献。
二是开展试运行。2025年一季度在全市开展意见试行工作,二季度全面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典型案例,争取在全省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期间作推广介绍。
9.关于“就业培训统筹不足”问题的整改。
一是开展新一轮退役军人补贴性教育培训承训机构遴选。选出适应性培训机构17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7家,创业培训机构16家,个性化培训机构45家,为退役军人提供多样化专业选择,满足多元化培训需求。
二是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对2025年春季返乡报到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重点推荐无人机、短视频制作、信息通信、社会工作、智能建造等专业,由市局统一组织市域一体就业创业促进培训,并鼓励退役士兵自主融入式参加其他各类培训,形成统一开班与融入式参训互为补充的良性机制。推荐苏州大学、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家培训机构的4个专业纳入长三角退役军人培训目录,进一步拓展跨市、跨省招生。
10.关于“选树新时代楷模引领示范效应不突出”问题的整改。
一是从严把关。全程做好“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候选对象材料收集、审核及上报工作,2024年7月,吴惠芳、展亚平、张凯3人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2024年8月,市局官网、官微对3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进行事迹展播,并策划推出了微短片,同时省厅官网和官微也陆续发布3位全国模范的先进事迹。2024年12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官微刊载吴惠芳先进事迹。吴惠芳多次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培训授课,并专门录制视频课程,打造“吴惠芳名师工作室”。展亚平作为军休干部讲师团成员,坚持为部队和地方讲课,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张凯发起成立“困难参战退役人员凯哥帮扶基金”,资助困难战友及其家庭。
二是精心组织评选推荐。按照省厅要求,有序组织2025年“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江苏省服务退役军人模范”选树推荐工作,认真收集整理事迹材料,做好审核把关和公示报送,苏州共有10人获评“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3人获评“江苏省服务退役军人模范”。精心组织好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搭建好微信公众号、主流媒体、网络互动等宣传平台,通过专题报道、特约撰稿、集纳汇编,展现退役军人风采,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围绕重要节点、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主动为最美、模范、优秀退役军人策划专题宣传报道,凝聚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强大合力,积极引领全市退役军人踊跃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
11.关于“英烈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不够”问题的整改。
一是持续做好烈士档案整理工作。建立规范的烈士档案管理制度,开展烈士史料遗物的征集及档案补充,2024年至今走访烈士家属10家,征集、受赠实物展品近60件,梳理烈士家属口述材料7份。
二是开展实物档案数字化采集。2024年10月,建设并开放了“红色档案室”,拓展红色档案寄存场所和学习展示空间,重点推出红色档案学习、查阅、互动等功能。拍摄烈士勋章等实物档案,计划对红色档案室保存的实物档案进行逐一编码,实现烈士遗物实体形式和数字化形式“双套制”保存。
12.关于“英烈褒扬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问题的整改。
一是发挥阵地作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期间,精心筹备、高标准完成“清明祭英烈”“苏州市各界向烈士敬献花篮活动”等主题系列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在烈士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有关活动478场次。
二是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烈士事迹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宣讲活动,积极打造“开学第一课”红色课堂、暑期红色研学、行走的思政课等,全市范围已经开展440场,受众超5万人次。
三是广泛开展红色教育与英烈纪念活动。策划展陈活动,专题策划烈士遗言红色教育展,展示16位烈士掷地有声的遗言以及全市缅怀祭扫、暖心关爱、事迹弘扬等活动剪影,同步推出线上祭英烈H5融媒产品,参与量达40余万人次。编纂整理《红色印记信仰力量——苏州英烈事迹选集》等系列故事集。积极引导广大市民运用“苏州英烈学习平台”获取“云祭扫”“指尖寄语”等人性化服务,有20万余人上线使用。
四是实现烈士墓“一墓一码”全覆盖。手机扫码即可深入了解烈士的事迹和观看音视频资料,这一创新举措也受到了央视四套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13.关于“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深、细、钻”上下功夫,深入研读原文,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深入学习思想,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列出学习书目、制定学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和部、省厅的决策部署、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从事退役军人工作必备的知识,运用科学理论加强对工作的规律性、前瞻性的分析把握,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胸襟眼光,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履职本领。
二是强化政治素质。认清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的重大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时刻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保持正确思想导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有勇气、有正气,有主见、有原则,旗帜鲜明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不当“墙头草”“两面人”。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面对日益复杂的工作实际,发扬“钉钉子”精神,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闯敢拼。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高标准严要求,敢闯敢干、创先争优,以敬畏之心和进取之心对待本职工作,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务求实效的良好工作作风,消除船到码头和工作求稳的不良倾向,克服经验断事、主观臆断的问题,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指导,倾听基层的意见建议和呼声需求,切实了解真实情况,拿出实在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强化宗旨意识。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守一线、深入基层,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准确把握群众的期盼愿望,深入了解群众的忧虑疾苦,自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正沉下去,静下心,摸实情,出实招,坚决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主动接受群众对工作的评判,以诚恳的态度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树立勤工作、求上进的良好氛围,创新工作方法,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本领。
14.关于“对下属单位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问题的整改。
一是开展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加强直属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全面梳理固定资产目录,对原登记固定资产模糊卡片进行拆分梳理,细化登记,并重新对缺失标签固定资产进行标签登记。要求直属事业单位全面对照自查,并由局领导带队到直属事业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督导,督促有关单位依法依规加快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对物业服务合同落实不到位的整改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形成了具体整改措施,并按要求立行立改。(1)约谈物业公司,传达巡察整改意见。2024年11月12日,召开物业整改工作会议,责令物业公司根据《政府采购合同》内容履行职责,对物业公司派遣的工作人员进行核查,要求物业公司限期按合同要求配足人员。合同内明确的人员信息及相关证明提交给各军休机构备案。(2)完善值班制度,做好考勤记录。保安需按照24小时值班制度排好班,做好登记、保存好值班记录,落实到具体人,并做好考勤记录和交接班。监督物业服务人员定时定点对所负责区域进行巡查(巡逻);对自己负责的区域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洁清理,确保整洁、有序。每次巡逻要在登记表上做好记录。此项规定已于2024年12月开始执行。(3)加强日常考核管理,调整考核办法。与物业公司签订补充协议,调整考核评分办法,对物业服务人员每月不少于一次抽查考核;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指定专人对物业人员进行监督检查;依据考核细则进行考核,涉及服务不到位的内容要严格扣分或约谈物业公司负责人,视情形严重情况进行人员更换。根据考核评分结果按合同约定付款。2025年1月起已实行新考核办法。(4)严把物业采购关。新一轮物业采购前期要结合工作实际充分研究,合理配备物业人员数量,明确工作范围和考核细则,并严格按照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5年苏州市物业管理服务框架协议采购工作的通知》(苏财购〔2025〕1号)文件精神,由市本级各军休机构各自按照框架协议约定规则进行规范采购。此项措施于新一轮物业采购前完成。
三是全面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强化房屋租金催收力度。以强化资产管理为目标,通过专项整改与制度优化相结合,全面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迈进。(1)细化登记管理。成立固定资产专项整改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重点对原登记信息模糊的卡片进行拆分梳理,重新编制《固定资产明细台账》,细化分类、明确使用部门及责任人。截至目前,已完成资产的重新登记及补贴缺失标签工作,实现“一物一卡一标签”标准化管理。(2)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资产购置、登记、使用、报废全流程规范,建立“月度盘点”动态监管机制,确保账实相符、责任到人。以租金清缴为抓手,坚持“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原则,通过专项部署、依法追缴与长效管控协同发力,有效破解历史欠缴难题。一方面,以专题会议强化政企协同,每半个月联合房屋管理单位、承租方召开租金清缴专题会议,定期约谈承租方负责人,压实责任链条,推动清缴计划落地;另一方面,依托法律手段,通过书面函告、律师函催缴等方式督促落实,确保应收尽收、管理闭环。现已完成租金清缴工作。下一步,将总结此前房租收缴经验,持续开展跟踪,确保出租房屋租金及时足额缴纳到位。
15.关于“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严”问题的整改。
一是深化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工作决策部署和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健全新闻宣传管理制度,修补完善制度漏洞,加强正面宣传、主题宣传,切实把好导向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苏州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对标对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各项部署要求在退役军人工作中落实到位。
(二)进一步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为退役军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服务保障我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素质。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三)进一步推动巡察整改落细落实,坚决把问题解决到位、防止反弹回潮。认真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抓好后续整改落实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各单位巡察整改责任,督促局系统各基层党组织真抓真管、真管真严,把整改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进一步巩固巡察整改成效。推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纪委加强巡察整改监督责任,适时组织“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四)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为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注重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决扛起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重大使命。团结带领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优化部门协同联动、细化服务保障举措,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不断开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512-68707010;邮政信箱:姑苏区三香路861号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电子邮箱:bgs@sztyjrswj.suzhou.gov.cn。
中共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
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