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寻踪吴文化,苏博西馆绘古韵——中心百合花绘画社团2025写生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09 09:17 来源:苏州市妇女联合会 浏览量:

近日,苏州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百合花绘画社的学员们走进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展了一与历史对话。在千年文物与现代艺术的交相辉映下“小艺术家们”手持画板,用稚嫩却专注的笔触,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艺术的桥梁。

展柜内沉睡千年的文物在中心社团老师的讲解中苏醒:传奇的吴王剑刃流转寒光,见证着春秋霸业的刀光剑影;蟠螭纹玉饰折射出良渚先民的审美灵光,错金银铜器在灯光下闪烁星辉……孩子们沉浸在古代画卷那斑驳笔触的深邃世界中,亲手揭开传统绘画线条背后的神秘面纱。

学员们席地而坐,围绕陶器展开写生实践。看,陶器的弧线是有生命的,要注意陶器弧线的呼吸感,捕捉印纹陶的节奏韵律……”社团老师耐心引导着。学员们铺开画纸:铅笔游走间,图样跃然纸上,往日临摹册页的传统笔墨在文物本尊前得到立体印证。

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更是文明进程的三维密码。从新石器时期的粗犷陶罐到明清时期的细腻釉陶,孩子们笔下流淌的不仅是器物的形态演变,更是中华民族匠人精神的绵延图谱。

这次写生活动将传统书画课堂搬进了博物馆现场,让艺术教育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通过沉浸式学习方式,文化遗产不仅成为滋养青少年美育的源头活水,更促进了他们情感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吴地文明的智慧结晶,正通过古代匠人的巧思与当代少年的笔墨,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黑皮陶提梁壶》杨元淑10     

《贴金双耳三足铜炉等》曹紫彧11

亚述器皿曹紫彧11

吴王夫差剑等杨芮淇11       

《吴王夫差剑等》赵艺凡10

《黑皮陶贯耳壶等》倪子瑜11

《贴金双耳三足铜炉、粉青釉石榴尊等》邵馨11

《黑皮陶土罐等》马梦瑶12岁           

《灰陶香炉》翟治妍11岁   

《亚述器皿》李瑾舒12岁              

《古文物》杨思宁13

苏博馆西馆外部写生杨致远12   

苏博馆西馆内部一角》刘必梒10

《苏博馆西馆内部一角》韩卓辰1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