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昨天(10月12日)上午10时,在长江畔1.6公里处的张家港市乐余镇江滩羊养殖基地,刚满月不久的小羊羔们挨着母羊吃饱喝足。随后,这群毛茸茸的“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宝宝活力十足地蹦跳而出,在草料场上撒欢、晒太阳。
“这批羊羔自9月份开始陆续出生,目前已有100多只,是基地成立以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首次实现规模化繁育。”基地负责人胡小勇说。他身后这群体型娇小的白山羊成年后体重也仅在五六十斤左右。
“乐余羊肉负有盛名,也激发了村民饲养山羊的风潮,但因散养且引入波尔山羊进行杂交,导致‘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纯种群体急剧萎缩。”齐心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凯说,“到2021年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时,整个苏州市能找到的纯种‘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已极为稀少。”2022年,为保护地方优质种质资源,乐余镇齐心、东兴、闸西、登全四个村联合投资500万元,成立张家港市乐禾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建设了30亩的标准化“江滩羊”养殖基地,通过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引进选育饲养的先进技术,科学开展品种繁育。目前,基地内共养殖了400多只羊,其中核心保种群体“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超300只。
保种离不开科学的饲养。在饲料调配区,饲养员正投入由玉米秸秆、豆粕等混制的饲料。“这种饲料是我们把农民田里的下脚料变废为宝制成的。我们的羊吃的料,冬有冬的食谱,夏有夏的食谱,一天要消耗近800斤。”基地严格按照生态养殖模式运行,配备了专门的堆粪棚和千亩配套农田,实现了养殖粪污发酵还田的生态循环。
在保种的同时,基地也精打“经济账”,养殖了100多头波尔山羊等作为商品羊。“我们养的‘江滩羊’喝的是净化水,吃的是科学餐,住的是江边‘景观房’,”胡小勇说,“去年至今基地已售出400多头商品羊,市场反响很好。”通过统一品牌和拓宽渠道,基地有效打响了“乐余羊肉”品牌,也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基地将结合沿江生态资源,进一步发展农文旅项目,让这群“江滩羊”真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