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3日),走进苏州高新区通安镇苏台高速枢纽桥下,映入眼帘的已不再是破败的“僵尸车”和堆放的杂物,而是一片刚刚吐绿的新草坪。整齐排列的防护桩环绕着绿地,几位居民停下脚步拍照留影。“环境真是大变样,心里都亮堂了。”家住附近的市民陈阿姨说。
这一转变,源于通安镇持续推进的“净美城市”专项行动。此前,通安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巡查中发现,这处桥下空间长期被废弃车辆占据:有的轮胎早已干瘪,有的车身落满灰尘。它们不仅影响市容,也存在安全隐患。执法队员采取“先通知后处置”的办法,逐车走访,核实情况。能联系到车主的,耐心劝导挪车;无法联系的,则联合交警依法处置。最终,4辆“僵尸车”被清理腾退,桥下重新释放出3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
桥下清空后,如何让环境持续焕新?通安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随即启动生态修复。在裸露地块播撒适应本地气候的草籽。“这种草生长快、覆盖率高,能尽快形成绿地。”一名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嫩芽已在碎石缝间冒头,一片新绿正在蔓延。
为防止乱象反弹,通安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桥下区域科学设置了防护桩。防护桩既不妨碍行人通行,又能有效阻止车辆随意驶入。同时,执法部门建立起常态化巡查机制,定期检查,确保整治成果“长效常清”。
今年以来,通安镇坚持把城市管理的“盲点”变为环境治理的“亮点”,聚焦桥下空间、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易被忽视区域,开展专项整治。通过清理、修复、巡查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逐步提升市容秩序和人居环境。“桥下空间治理不仅是腾退,更是更新。”通安镇综合行政执法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关注桥下空间的长效管理,推动环境品质持续提升,让市民共享更宜居的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