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东区,一架装载着电子元器件保税货物的无人机顺利起飞,经停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监管中心,仅用时5分钟便将货物精准送达至仓库,完成通关验放全过程……这一场景,正是苏州自贸片区无人机通关物流模式的首度实践。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呈现出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广阔。苏州自贸片区依托“底座硬、产业新、场景多”三大核心优势,积极探索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开展无人机通关物流模式创新。
无人机通关物流模式开创了“低空经济+智能通关”应用场景,为小批量货物的快速转运提供了新选择。该模式融合智能通关、智能网联与低空智慧物流,运用导航定位、视觉识别、自主飞行控制、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叠加人工智能算法优化路径规划,为无人机定好最佳航线;通过搭载“直通云”指挥控制系统与海关的“慧眼通”无人智能物流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在空中及陆地特定位置设立虚拟停机坪和查验停机坪,具备陆运通关海关卡口功能。无人机飞行期间,工作人员通过系统界面实时看到货物各环节下的单证状态和物流状态,同步发送放行、查验指令,实现精准、高效的物料流转。而综保区内设立的无人机集散中心,则为这一创新模式的常态化运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较于传统模式,无人机通关物流模式有效缩短配送距离,运营成本降低了90%,配送时间缩短了75%,在提速增效方面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苏州片区还创新打造“低空经济+医药急送”的应用新场景,提升配送时效50%至70%。以苏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苏州片区将持续创新场景,打造高效化、自动化、多层级低空物流体系,加速构建应用场景多元、低空飞行成网的空中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