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欢迎您! 咨询投诉举报电话:12315 “地条钢”举报热线电话:12315 收藏市监 | 政务邮箱 | 无障碍 | 适老版
Baidu
map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场监管专题>法治市场监管建设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5-01-23 04:43   访问量:

2024年以来,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聚焦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监管服务双优年”工作主线,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取得新成效,苏州局连续多年获评法治苏州建设先进集体,行政首长出庭应诉100%,创新开展行政负责人现场述法机制,局机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零纠错。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大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苏州局印发了《2024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强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班子成员变动后,及时发文调整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成员,落实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贯全年,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畅谈体会、互学互促,2024年共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4次,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学习1次。制发《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八五”普法,推动全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认真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大力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

以《2024年苏州市市场监管法治工作要点》为抓手,引领全系统法治工作。

1.持续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审批“六减”行动,在全省首推“智慧商事登记帮办导办”改革,推动开办餐饮店等“一件事”高效办理,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试点经验获省局现场推广。全市现有企业95.3万户,保持全省第一。新增3个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工作站,药品进口口岸适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推广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推动公平竞争审查纳入市委党校课程。建立重点电商“服务站”和“联系点”74家。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1768万元。“苏质融”、“吴优数贷”、知识产权质押助企融资超240亿元。推广“吴优数购”等特色服务。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签约商户达12万家,入选省局首批行风建设优秀案例。

2.全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召开市质量大会,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苏州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实现“9A”。亨通光电入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公示名单,全省唯一。建成重点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17个,质量强链苏州模式获总局领导批示肯定。承办全国市监系统计量工作座谈会,成立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3。推动“苏州制造”品牌认证产品入驻“苏州制造名品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低空经济标准体系研究,并成立标准化联盟、研究与应用基地,发布地方标准6项。填补全国空白成立全国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必要专利研究中心和光电、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出台知识产权“八大工程”全面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计划。承办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大会,建设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助力招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7家、检验检测项目10个。苏州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中得分第一。

3.全面筑牢“三品一特”安全防线。开展食品安全“六化”建设,推进校园食品、肉类产品等专项整治和连锁食品企业立法工作。承办长三角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建成运行全省首个食品安全行刑衔接联合实验室,抽检食品9.68万批次,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获“4连优”。深化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创新开展医疗机构“综合查一次”专项检查、零售药店标准化建设,建立特殊药品购药机制。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后管理,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治本攻坚行动,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7336家。超额完成2072台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为16884台电梯加装智慧监控装置、7802台电梯试点安全综合保险,电梯责任保险完成60000台的推广。

4.扎实推动市场监管效能提升。开展民生领域“铁拳”、电子计价秤“短斤缺两”等专项行动,查办案件8897件,25件入选总局、省局典型案例。推进数字化改革,培育“小巧灵”项目,“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平台”参与全市路演。推行“信用+”监管,归集共享信用信息116条,帮助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超38万条,启动“双随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获评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佳案例。

5.以法治为引领,全面推进专项法治工作。一是探索推进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印发《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市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发言;发布130项涉企经营常见违法风险点清单;试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三书同达”制度;采用“以案释法”形式,编写《企业预防高频举报合规经营指导手册》,向相关企业精准普法。二是大力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印发全系统“免罚轻罚”案件情况分析通报两期,公布典型案例37件;以“法治开讲”形式对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典型案例省局被采纳5个;2024年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6801件,为各类经营主体减免处罚金额4.8亿元,占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近1/5(全市行政机关1/6),力度全省最大。三是大力推进“综合查一次”工作。一是制订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推进“综合查一次”工作实施方案,归集省、市、县三级行政检查任务,梳理全系统年度行政检查计划11.2万项,其中同一检查对象涉及2个以上检查事项的有1.6万家;二是明确222项市场监管行政检查清单并完成备案、公示;三是推出599家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通过“综合查一次”改革,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9.66%,苏州局在全市“综合查一次”工作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四是推动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开展干部交流轮岗和年轻干部梯队建设,探索干部无任用推荐,实施年轻干部融合淬炼工程,重塑市局综合考核体系。市局1名同志获评全省系统唯一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参加省局第五届法律知识竞赛获团体三等奖;4个案卷、2份处罚决定书被评选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优秀案卷、优秀执法文书。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苏州市场监管法治建设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法治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匹配。当前,市场上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执法监管能力与方式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还需要向深层次探索和推进。二是监管执法质效存在提升空间。全系统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各级执法监督、案卷评比工作中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2024年度全系统行政复议、诉讼败诉率达到1.8%,虽然较大幅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也说明我们全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案件败诉原因呈现出较为集中的态势,反映出执法办案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对法治监督“以评促改、以评促学”的功能发挥不够充分。三是投诉举报的总量居高不下。全系统总体来看源头治理的思维不强,创新规范的举措不多,控减总量的效果不明显;四是全科化执法力量有待培养。伴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经营主体获得感、满意度的需要,“综合查一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等各项改革对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知识储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法人员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运用多领域业务知识较为困难,“老带新”“传帮带”等全科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

2025年,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认真落实省局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严监管、强执法,优服务、促发展”工作总思路,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奋发进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力量。

1.多措并举严监管、强执法。加强公平竞争监管。探索建立跨部门公平竞争审查协作、苏锡常都市圈公平竞争审查一体化合作、侵犯商业秘密案件预约报案三项机制。健全电商企业合规指导体系,提升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水平。一体推进“三个监管”。强化投诉举报数据分析与风险预警,探索建立逐利性投诉举报综合治理机制,探索开展经营主体信用标注工作,向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提高境外来华人员移动支付便利性,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统筹执法力度温度。推动日常监管、执法稽查深度融合,构建市、县、基层局三级穿透执法工作链,健全行行、行刑、行纪衔接机制。深入开展“铁拳”等专项行动,健全执法办案质量评估机制,建立执法人员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完善“三品一特”安全责任体系,深化“六化”建设,建立药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队伍,探索医疗器械备案人委托生产智慧化监管,抓好电动自行车、“灶管阀”等全链条整治,深入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推进老旧电梯安全评估。

2.凝心聚力优服务、促发展。编制质量、标准、知识产权十五五专项规划。做强质量“硬支撑”。深化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编制“1030”产业体系质量图谱,健全苏州制造培育机制。聚焦“1030”产业体系开展标准体系研究,推动更多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苏州,研制一批产业急需标准。聚焦打造计量之城目标,加强产业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培育壮大仪器仪表产业。统筹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产业优化升级等行动,建设国家级、省级产业质检、计量中心,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项目试点,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服务商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市检验检测服务联盟管理规范。打好知识产权“特色牌”。推进国家、省知识产权保护双示范建设,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八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商学院(苏州)。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跟踪和应对机制,实施知识产权企业领航和转化运用行动,建设国际服务平台二期。当好优化营商环境“主力军”。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优势,配合板块做好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广告服务业招引工作。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培育,建立服务地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推动审评核查工作站发挥作用。深化放心消费行动,打响吴优系列品牌。扩大质量、知识产权、吴优数贷等融资增信服务精准度和普惠面。

3.从严从实抓行风、打基础。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做好行风建设巩固提升年各项工作,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作用,推动行风建设与审批服务、日常监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有机融合。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监管辨识度的党建品牌。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长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基层分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育星级分局,激发基层雁群活力激励担当作为。建立健全改革创新项目培育机制、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深化年轻干部融合淬炼工程,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和梯队建设力度。

4.围绕四个重点领域,推动法治市场监管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全局。持续推进全系统学法普法、领导干部述法,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强化依法行政绩效管理,扎实推动“提升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各项工作落实;推进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及重大行政决策文件制订;坚持法治服务理念,推进行政争议事前实质性化解;持续对全系统执法人员开展法治培训,推动执法干部能力提升。

二是以“综合查一次”改革推动融合监管。大力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三跨四清单”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查一次”改革模式。根据全市统一时间进度,明确牵头部门,推动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年度和月度检查计划,统筹安排监管任务,对涉及同一家经营主体压降检查频次。以苏州行政执法检查监管系统和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为依托,数字赋能“综合查一次”工作效能提升。

三是以“免罚轻罚”清单持续开展包容审慎执法。推进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5.0版清单”贯彻落实,开展年度“免罚轻罚”案件情况分析,汇总“免罚轻罚”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全系统在苏州局“免罚轻罚5.0版”基础上规范集体讨论案件程序与范围,提升执法效能。

四是以精准普法为依托深入推进市监八五普法。2025年是八五普法的收官之年,要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宣传宪法、突出宣传民法典、突出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丰富普法手段和方式,开展个性化精准普法,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守法。采取以案说法、情景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立体化、多角度正面宣传,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相关稿件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