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青年苏苏正在做最后的考前冲刺,视障老人刘伯伯在茶室饶有兴趣地拉着二胡,视障老人秦伯伯发挥余热为“舍友”按摩肩颈……在市社会福利总院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看不见,却仍旧心怀阳光,他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感知生活的美好,追逐心灵深处的那一道光。
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让我们走进市福利总院视障人士的日常,看看他们的幸福生活。
来到苏苏的房间,他正伏在盲文试卷前“奋笔疾书”。尽管此前他已以总分第2名的好成绩被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提前录取,但他仍在为高考做最后的冲刺,即将于明天踏上高考考场。苏苏患有先天白内障,为帮助他追逐心中的梦想,院里为他配备了语音电脑、盲文教材等个性化学习设备,鼓励他学习萨克斯和播音主持,全力支持他报考理想中的大学。苏苏也非常热心,经常担任院里活动的主持人,还帮助学弟学妹们复习迎考。“我想证明,只要心中有光,即使看不见,也能成为别人的光”,苏苏坚定地说。
从小在总院长大的小花是一名先天性视力残疾患者,但她却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盲人按摩技艺,在院里支持帮助下获得了盲人按摩证书并顺利就业。2022年,小花找到了自己的知心伴侣,总院“娘家”为她置办嫁妆,帮她张罗婚庆事宜。结婚当天,小花挽着新郎的手,缓缓走上了婚车,奔赴崭新的生活。现在小花和她老公经营着一家盲人按摩诊所,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享受着甜蜜与幸福。
刘伯伯,生活在老福中心,上过盲校的他,拉二胡是一把好手。中心每个月的文艺活动总有他的身影,在他的影响下,老人们都积极参与到声乐班、书法班、绘画班等各类兴趣小组。性格开朗的他喜欢和人聊聊天、唠家常,中心为他量身定制了照护方案并配备专业团队,悉心为他购买了各类语音设备、安装了视障设施,方便他的日常生活。“在这里我很幸福,有这么多老人和工作人员陪着我,听我拉二胡、吹口琴,我很开心”,刘伯伯笑着说。
老福中心的秦伯伯,自幼被遗弃住在院里,他早已把这里的工作人员当成了家人,青年时他学习了盲人按摩,坚持在外工作了20余年,每当有老年人或者残疾人需要按摩时,秦伯伯总热心地帮助他们。在2024年初的一次体检中,秦伯伯被发现患上了尿毒症、糖尿病等疾病,院里立即安排他去综合医院治疗,经过精心的照料,秦伯伯的病情趋于稳定又再次回到了总院大家庭,他总说,“俗话讲患难见真情,但在福利院里我每天都能感受到真情,这里的工作人员把我们照顾得太好了”。
市社会福利总院致力于服务和保障好每一名服务对象,以“聚能、赋能、增能、释能”为主线,全方位提升视障人士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方面推进无障碍生活场景建设,引入有声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等,不断提升视障人士的生活便利度和社会参与度。另一方面丰富视障人士精神文化生活,定期组织户外踏青、种植采摘、文艺演出等活动,让视障人士通过触觉、听觉等感知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充分感受自然的美好。此外,总院还建立起“树人学校”“青春梦工厂”“中途之家”等递进式、全流程残疾人职业康复模式,充分挖掘残疾人潜能,定制特色教育培养计划,针对性地寻求外部资源予以职业培训、就业扶持,帮助视障人士更好地回归社区、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