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专题 > 媒体聚焦

让成长环境里有更多“诗意的童年”

来源:苏州日报发布时间:2022-06-15 15:13浏览量:字体:

“六一”儿童节,网络空间又开始晒出不少儿童的趣事,特别是一些成人的“乡村记忆”,每一件事情都能勾起人们的美好回忆,很多人会感慨如今的“诗意童年”已渐行渐远,这种现象令人思考。

“诗意的童年”,对孩子来说极为重要。人们常说,孩子在成长中只有“留白”多了,才会产生创造力。不可否认,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过于紧绷,没有属于自己能无限遐想的空间,无疑会影响个人思维能力的锻炼。如果在童年时期缺少这样的空间与活动,就会造成创新精神的缺失,更不利于未来的成才。面对这样的现状,多为孩子创设“诗意”空间,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成长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多创设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都不一样,尊重个性发展就要让他们有发展的时间。学校与家庭都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机会,比如,苏州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很多学校为学生设立实践基地,用好这样的基地,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发挥孩子的特长。再如,一些家长帮助孩子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就能助力他们找到一个更为自由与宽阔的成长空间。

“诗意的童年”不能成为一种奢望,营造这样的成长环境,需要拿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一个城市如果缺少服务孩子的活动空间,那就是一种短视行为。就目前而言,孩子们除了需要“双减”,还需要更多属于他们的活动载体。要看到,目前适合孩子的活动阵地并不多,如何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空间,各方都应肩负起责任并落到实处。

尊重儿童、关爱儿童,不能停留在理念上,关键要主动作为,创造条件。苏州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实施儿童友好工程,开展适儿化改造项目30个”被列入其中,足以说明民生实事的质量正在不断扩展与提升。苏州围绕“童心苏州、友好同心”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愿景,就是要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儿童不仅能够拥有“诗意空间”,而且能够拥有获得锻炼的更多机会。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