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加强源头防范,坚持系统治理,严守红线底线,持续深化品质工程和平安工地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为苏州交通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探索创新,提升监管质效
今年以来,苏州交通质监系统在监管方式上不断探索创新,提升监管效率。质量安全分类监管的落地实施,提高了监管成效;质量安全监管记分工作持续开展,使记分与从业单位信用挂钩;“守护2.0”执法系统的应用,交通工程建设、检测、检查、处罚、记分等监督关键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完善,提升了质监管理的有效性、时效性和高效性。
同时,苏州各地交通质监部门也推出了新举措。昆山市交通质监部门首创工程质监沉浸式“微课堂”交底和培训,全时段全区域覆盖,线上线下联动执法检查,提升执法效能;搭建AR云景平台,实现了“画中画”的桥梁、隧道施工现场远程可视化监管;建立“两级网格、五类人员”工程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压紧压实全员安全责任;4月26日,苏州交通运输领域安责险数字化管理“首单”落地加工区桥项目,标志着具有完整事故预防服务的交通运输领域专属安责险正式落地。
吴中区交通质监部门开发应用“吴运ec码”小程序,管理人员通过“扫、点、传、拍”四步即可完成单项检查,从根本上解决“不去现场、不知道检查什么、检查不全面”等“三不”问题。吴江区交通质监部门创新实践无人机巡检新模式,强化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提升工程施工环保及工程扬尘管控,并完成了《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研究——生态环保抑尘剂的应用》课题编制工作。张家港交通质监部门在认真做好网格化监管扎口工作的同时,针对现场突出隐患问题、重大风险,及时提醒各工作组开展相应的专项检查。
以赛强技,减少质量通病
“培训+专项检查”成为促进工程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今年7月,苏州交通质监部门举办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提升培训”活动,组织全市质监机构及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赴南京、常州开展工程现场观摩。在9月以“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中,苏州交通质监部门组织开展混凝土拌合站、施工期结构耐久水平、隐蔽工程等多个质量专项检查,引导建设单位重视和关注对耐久性指标的控制,提升工程内在品质,减少和消除质量通病。
值得一提的是,竞赛活动对促进工地试验室检测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5月,苏州市交通质量监督站举行“吴地工匠”2024年度苏州市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人员创新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练、以赛强技,提升工地试验室及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水平。9月,选拔出的苏州代表团在“2024年度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人员创新技能竞赛”的决赛中斩获团体三等奖。
严查勤练,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苏州交通质监部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加大检查频次,切实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全市交通建设工程专项执法行动、“生命至上,隐患必除”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专项检查的进行,确保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治彻底。
苏州交通质监部门还举办了安全管理专题培训、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安全应急演练等活动,持续增强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为保障全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为加强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今年苏州交通质监部门组织辖区内检测机构参加了全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比对试验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组织召开全市27家检测机构资质复评审工作会议,目前已组织16家检测机构完成资质审批的现场核查工作。